访谈摘要: Bench 创始人 Maron

探讨AI如何赋能硬件工程、创业历程及未来展望

关于 Bench:AI驱动的硬件工程
  • 核心定位: Bench 正在为硬件工程领域打造一个 "Cursor" (AI代码编辑器)。[00:00:23]
  • 解决痛点: AI和大语言模型(LLM)已在软件工程、设计等领域产生巨大影响,但这种变革尚未完全渗透到硬件工程领域。[00:00:30, 00:00:41]
  • 当前状态: 团队刚刚完成一百万英镑的pre-seed轮融资,正全力构建产品,准备向早期客户部署。[00:00:46, 00:00:51]
核心理念:从“专家辅助”到“Vibe 工程”
  • 初期目标: 首先服务于专业工程师,通过AI工具让他们成为“10倍效率”的硬件工程师。[00:01:53, 00:02:11]
  • 未来愿景 ("Vibe Engineering"):

    坚信“Vibe 工程”即将到来。在未来3到5年内,将出现让非工程师也能构建硬件的产品。[00:02:04, 00:02:17, 00:02:26] 随着软件开发成本趋近于零,硬件和机器人技术将是下一个创新浪潮。

融资与投资者
  • 融资金额: 一百万英镑 Pre-seed 轮融资。[00:00:46]
  • 领投方: Super Seed 领投。[00:05:04]
  • 融资体验:

    与 Super Seed 的合作过程非常愉快。他们流程简化、高效透明,整个过程仅花费了三到四周时间。[00:05:27, 00:05:35, 00:05:40]

创始人故事:从大学项目到创业灵感
  • 灵感来源: 创始人在大学期间创建了名为 Hyperlink 的项目,旨在建造伦敦第一辆超级高铁(Hyperloop)。[00:03:15, 00:03:19]
  • 发现问题: 在管理一个包含100名软硬件工程师的团队时,他注意到硬件团队的迭代速度远慢于软件团队,这颗问题的种子就此埋下。[00:03:25, 00:03:32]
  • 项目成果: 团队用两年时间制造出完整的吊舱,并在欧洲超级高铁周(European Hyperloop Week)上展出,还赢得了一项电子系统奖项。[00:10:17, 00:10:22, 00:10:37]
  • 共同愿景: 他的CTO在帝国理工学院有类似的领导火箭项目的经历,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共同打造“AI机械工程师”。[00:04:06, 00:04:25]
未来6个月规划
  • 产品开发: 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发布MVP(最小可行产品)。[00:11:35]
  • 市场策略: 目前正与“设计合作伙伴”(Design Partners) 紧密合作,为产品的正式发布和规模化销售做准备。[00:11:37]
  • 销售模式: 现阶段采用创始人主导的销售模式 (Founder-led sales)。[00:13:40, 00:13:52]
  • 客户合作: 与客户的整合主要通过数字化方式远程进行,因为硬件设计过程(如CAD、模拟)大多在软件中完成。[00:12:51, 00:13:03]
人才与团队建设
  • 理想人才画像: 寻找非常特定的人才——拥有机械、航空航天等工程学背景,之后转型为软件工程师的人。[00:14:16, 00:14:22]
  • 招聘优势:

    这类人才虽然小众,但他们对硬件怀有巨大热情。当他们看到 Bench 将软件技术应用于硬件时,会感到非常兴奋,这使得招聘相对容易。[00:14:41, 00:14:52]

  • 团队网络: 早期员工大多来自创始团队在帝国理工学院等大学项目中的人脉网络。[00:16:48, 00:17:01]

对AI赋能硬件感兴趣吗?

无论您是想试用产品,还是想加入这个激动人心的团队,都欢迎联系!

访问 getbench.ai 预约交流

原文

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