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布莱恩·阿瑟 | 核心思想动态摘要
本书旨在构建一个关于技术的完整理论体系,探讨“技术是什么”以及“技术如何进化”。作者认为,技术并非孤立的发明,而是一个自我创造、不断组合、生机勃勃的生态系统。
作者为“技术”提供了三个层次的定义,以厘清概念:
所有技术都遵循三个普适性原理:
这是本书提出的技术进化核心机制,区别于生物学的达尔文进化论。其工作方式为:
技术并非散乱存在,而是聚集成“技术域”——共享相似现象、组件和实践方法的集合。例如电子学、结构工程。
技术在成熟过程中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其主要机制是“结构深化”。
作者提出了一个新颖的经济学视角:
人类直接利用自然界中唾手可得的现象。例如,利用燧石的片状剥落特性制造刀具,利用树枝的弹性制造弓箭。这是技术最纯粹的起点。
原始技术开始被组合起来。用纤维绳索将石斧绑在木柄上。火的利用催生了制陶、烹饪和初级金属冶炼等工艺集群。
杠杆、滑轮、齿轮等简单机械元件的组合,形成了磨坊、灌溉系统等早期机器。围绕这些技术形成了更为复杂的实践工艺。
现代科学方法诞生。人类开始系统性地理解和捕获化学、光学、电学等现象,催生了热机、工业化学、电力等庞大的技术域。
更深层次的现象被捕获,如量子效应和基因效应。技术开始能够操控单个原子(纳米技术),并呈现出更多生物特征(自配置、自修复)。技术正变得越来越像生物,生物也越来越能被技术化地理解。